打造全域旅游 打响文旅品牌 合肥力争今年接待游客突破1.6亿人次
【来源:合肥日报】
4月10日,《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深度解读发布。根据解读,合肥将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打响“科创科普游”品牌、打造“徽风皖韵游”品牌、构建贯通合肥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安庆市七城的“旅游黄金走廊”。
擦亮巢湖“最好名片”
当遍地生花的文旅景点各美其美,全域旅游是把游客留下来的“秘籍”。合肥打造全域旅游,要擦亮巢湖这张“最好名片”。
乘船登上姥山岛,感受世外桃源般的惬意舒适,听波涛拍打礁石,尝一口当地美食,解锁另一种生活方式。巢湖岸边往东,江淮侨乡六家畈正在积极打造特色淮军文化IP。在环巢湖湿地,各类珍稀鸟类栖息,生态美景令人沉醉。
在巢湖的另一端,“乡村旅游到庐江”成为旅游新方向,高品质民宿为环巢湖周边全域旅游添上点睛之笔。当前,庐江已建成各类民宿103家,云里安凹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少间·王圩里是全国丙级旅游民宿。来庐江住民宿,成为巢湖旅游的另一种解锁方式。
2025年,合肥将坚持“科技驱动、生态筑基、文化赋能、城乡联动”旅游发展理念,构建“一湖一城一园一山一河一廊”全域旅游格局,力争接待游客突破1.6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200亿元,建设全省文旅枢纽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创科普游成亮眼招牌
“乘着游船荡漾在小南河上,民间小调悠扬响起,炫酷十足的水帘画幕逐一展开。”如今,在三河古镇,游客们有了更科技感的体验。
自2023年以来,三河古镇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在小南河沿线设计水幕投影、激光喷泉,结合夜游船及水幕光影秀,完美融合声、光、电等元素,为游客带来一场水幕交融、电光流影、时空穿越的3D全浸式震撼灯光秀体验。科技赋能打造都市圈夜游会客厅,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品质与形象。
“科里科气”的深度体验,让科创科普游成为合肥文旅亮眼的招牌。近年来,合肥市文旅、教育、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共同培育研学旅游基地、工业和科技旅游示范基地,推动科创科普游成为全市“第一游”。
用好科学岛、创新馆、科技馆、大科学装置、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载体,打造“科技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当前,合肥已经培育安徽创新馆、安达创展等27家科技旅游基地,列入《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科创旅游产品体系。
2024年10月,合肥市以“科技创新看合肥,科普研学到合肥”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科创科普游省外游客占比由过去的5%提升到17.5%。
串联合肥都市圈文旅资源
来合肥,看安徽。合肥都市圈高铁1小时互通,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多地不同的人文风情。
合肥刘鸿盛的赤豆糊与淮南八公山的鸡汁豆脑鲜甜碰撞;安徽博物院的江淮撷珍与楚文化博物馆的青铜宝器隔空对话;合肥融创乐园与芜湖方特共赴欢乐之约;姥山岛与醉翁亭遥遥相望,多地美景共谱文旅新篇章。
《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心五区”的总体格局——以合肥为中心,覆盖周边11个市、县、区,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串联起淮南楚汉文化的厚重、六安红色基因的激荡、滁州定远醉翁文化的悠闲、安庆桐城千年文脉的传承,以及马鞍山含山与芜湖无为生态文化的和谐。
合肥将以“科创科普游”“徽风皖韵游”为核心品牌,推动文化、科技、生态、休闲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力争到2027年,合肥旅游圈将迎来2.01亿人次的游客,创造2496亿元的旅游总收入。
未来,一条贯通合肥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安庆市七城的“旅游黄金走廊”,将串联起合肥都市圈文旅资源,助力区域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孙皞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