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强农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4月15日举行的2025苏州科技强农大会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上,《苏州市科技强农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按照目标,到2027年,苏州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6%,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农业科研投入占地区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1%以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稳步壮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苏州市科技强农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推进实施“八大行动”,即:实施种业和耕地保护提升行动、实施高端农机装备转型升级行动、实施现代设施智慧农业引领行动、实施动物生物医药科创高地行动、实施农业全产业链科技赋能行动、实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实施农业科创主体培优育强行动、实施农业科创机制优化完善行动。每项行动再细分为3项工作,共计对24项具体工作列出到2027年科技强农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目标。
比如,种业和耕地保护提升行动将强化地方特色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聚焦碧螺春、水八仙、“太湖三白”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构建“12(作物保存圃)+10(畜禽保种场)+6(水产保护区)”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协同保护,到2027年,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0%,耕地改良提升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15万亩。
智慧农业方面,苏州将提高现代设施智慧农业基础水平,推进设施农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现代设施智慧农业全面升级。到2027年,形成“AI+农业”应用场景大模型15个,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70%以上,全市设施农业总产值达110亿元。
农业全产业链科技赋能方面,苏州将聚焦特色水产、现代蚕桑、精品茶果、优质稻米、绿色蔬菜、预制菜等“6+N”农业全产业链,在良种繁育、装备研制、精深加工等环节加大基础应用和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转化应用。到2027年,全市累计打造农业全产业链8条。
农业科创主体培优育强方面,将用好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苏创荟等平台载体,支持本市科研院校部署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基础应用研究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深耕农业领域“迭代式”突破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覆盖基础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完整创新链条。到2027年,全市累计培育农业科技创新载体60个。推进科技型现代“新农人”培育,实施乡村创客“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到2027年,全市累计培育杰出乡村创客10名、创客团队100个和代表性的新秀乡村创客1000名,每年培训乡村创客10000人次。
《苏州市科技强农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展望2030年,初步将苏州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集成转化转移的高地。
(苏报融媒记者 陆晓华/文)
编辑: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