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转动大梦想
在乒乓球这个“小球”带动下,将激励更多同学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现场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4月8日,以“西南联大烽火志·奥运冠军拼搏魂”为主题的“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昆明举办。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等一行先后走进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与现场师生们交流互动,切磋球技,分享成长故事。
1938年,抗战烽火中,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联合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刚毅坚卓”的精神赓续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种。87年后,4名国球奥运冠军参观“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西南联大原教室、西南联大纪念碑等历史遗存,在西南联大博物馆开展一场“行走的思政课”。从教授们在油灯下撰写著作,学生在防空洞里背诵公式,到中国乒乓健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专心致志的高强度训练;从八年时间里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两院院士和一百多位人文大师,到中国乒乓用永不言弃的精神为国争光,斩获大量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重要比赛的冠军……以国球文化为纽带,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与乒乓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深度融合,将激励青年学子以强国有我的担当,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奋勇争先、勇敢逐梦,展示时代风采。
奥运冠军背后的汗水与坚持,是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生动诠释。在互动问答环节,4位冠军妙语连珠。马龙和许昕用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人们要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提升水平,才会在面对强手时淡定自若;李晓霞用雄鹰和蜗牛的故事讲述要目标坚定、勇往直前;刘诗雯鼓励大家“失利的难过和痛苦有时可以转化成激励的力量”…这种近距离互动,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体育技艺的交流,更是奥运精神的接力传递。也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运动员追逐梦想过程中遭遇艰难困苦但仍旧咬牙坚持的成长历程,在面对压力时仍旧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只有努力学习扎实学识,练就过硬本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逐步成为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冠军”。
此外,奥运冠军进校园不仅充分展示了乒乓球运动的文化,更搭建起体教融合的创新平台。交流赛环节为同学们提供了与奥运冠军正面交锋的机会,漂亮的背后击球、放高球、多球对决等等,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体教融合”“双减”“阳光大课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推动下,有奥运冠军进校园的助力,更加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运动认知和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奥运精神燃梦想,榜样力量助成长。相信在乒乓球这个“小球”带动下,将激励更多同学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