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龙江首例!耐药结核病治疗迎来新突破!黑龙江省首例BPaL方案成功应用!

时间:


近日,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肺结核患者。这名患者在初次确诊时便被诊断为“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TB),成为我国耐药结核病防治领域又一典型病例。令人振奋的是,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创新短程疗法——BPaL方案(贝达喹啉、普托马尼、利奈唑胺联合用药),其中核心药物普托马尼(Pretomanid)于2023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在黑龙江省首次应用,为耐药结核病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全球每年新增约40万例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率仅为68%。中国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形势同样严峻:每年新发耐药结核病患者约3万例,治疗成功率仅为66%。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重点地区,全省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约为55/10万,其中耐药结核病占比约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龙江省耐药结核病诊疗管理中心主任、省传染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玉琴指出:“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长(传统方案需18-24个月)、药物副作用大、费用高昂,许多患者因难以坚持治疗而发展为更严重的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或医疗资源不足而延误诊断和诊疗,导致疾病传播风险增加。”

黑龙江省耐药结核病诊疗管理中心副主任、专家组组长、省传染病防治院结核内科二病区主任金龙:“面对耐药结核病的全球挑战,WHO于2022年将BPaL方案纳入指南推荐。该方案以贝达喹啉、普托马尼、利奈唑胺三种药物为核心,疗程缩短至6-9个月,治疗成功率提升至89%以上。其中,普托马尼作为新型硝基咪唑类药物,通过干扰结核分枝杆菌的能量代谢发挥强效杀菌作用,尤其对耐药菌株具有显著活性。2023年,普托马尼正式在中国上市,标志着我国耐药结核病治疗与国际接轨迈出关键一步。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首例患者的应用填补了我省耐药结核病治疗领域的空白。”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是黑龙江省耐药结核病诊疗管理中心依托单位,是“全国耐药结核病防治示范基地”之一,是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NDIP)项目”第二批试点医院及国家级示范中心之一,是“十三五”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定的省级疑难危重耐药结核病收治医院,是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地区指定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的定点医院,承担着黑龙江省耐药结核病诊疗管理中心的全面工作。中心始终专注于结核病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抗结核新药、抗结核新方案的推广应用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刘玉琴副院长强调:“耐药结核病防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考验。普托马尼的落地和BPaL方案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点燃生命希望,也为我省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注入了强心剂。未来将在省疾控局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医防融合’的优势,推动‘防、诊、治、管’一体化,让创新药物和方案惠及更多患者。”

欢迎关注黑龙江省第四医院(省传染病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