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丨数字基建 绘就蜀乡发展新图景
在我省的广袤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新一轮重大升级。截至去年年底,全川2.6万余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5G”。 在越来越坚实的农村数字底座上,正形成从太空、到低空、到地面的“空-天-地”一体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

在眉山市天府新区的一家卫星公司的大屏上,8000万亩农田的生长情况在卫星遥感的监测下一览无遗。在离地面535公里的太空中,10颗卫星每月扫描这些农田,通过高频次遥感影像分析水稻、小麦等作物生长周期,结合AI算法,为作物长势进行“数字画像”。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振宇:卫星的分辨率是0.5米,针对于我们四川这种地形比较破碎,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这种环境下,是可以识别到非常细致的这种田块,如果发生了长势不好的情况,那我们是能够推送到个人的,最终由他们来实现种植的更加优化。
当作物长势不好的预警信息发出后,当地种粮大户王紫彬的手机上第一时间就收到了信息。他马上来到被提醒的地块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

眉山市天府新区龙马镇万古村种粮大户 王紫彬:这个遥感技术很好,它会定期给我们发信息,提醒我们比如说龙马镇万古村00018地块种植的小麦出现了长势预警,请及时查看。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及时过来统防统治。
根据测算,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气象数据生成产量预测模型,优化玉米密植等农艺,单产能提升5%-10%。
依托高效的数据传输网络,不仅能让太空中的卫星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还让低空飞行为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眉山市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当地公路中,山区道路占比高达30%。 在余坪镇黄里村,一个个快递包裹打着“飞的”就进了村。

眉山市洪雅县低空邮路技术负责人 彭英明:相较传统的配送,余坪镇到黄里村这段直线距离4公里的邮路,我们从以前车辆配送1个小时往返,现在无人机配送往返只需要10分钟。
近年来,眉山市大力推进偏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160个乡镇和行政村实施了4G、5G工程,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30%上升至90%。在眉山市青神县刚刚建成的西南地区首个柑橘智慧气象数字果园里,97套土壤墒情站等传感设备精准监测着果树的生长情况。

眉山市青神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技术服务部负责人 何帅奇:我们这个耦合了气象数据,比如说我们现在该进行灌溉的,但是(如果)气象预测数据显示这两天要下雨的话,我们就会暂停进行一个灌溉,智能化程度非常高。

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果农 刘如祥:以前要人到田间地头,现在我们人在家里面就看得到我们的田间地头是什么样,就是数据跑路,人不跑路了。
最新数据显示,四川已经实现全省2.6万个行政村100%通光纤、100%通5G。接下来,我省还将聚焦农村地区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应用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不断强化数字乡村底座。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处长 陶云:加快5G技术与无人机物联网、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等技术融合,能够实时采集土壤墒情、气象等数据,联动AI模型实现稻田95%精准灌溉,水稻单产、农机播种效率、稻瘟病预警准确率等核心指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