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良田育出《天下良田》周口作家柳岸推出长篇小说力作
河南日报社客户端记者 李时珍
“这部长篇小说是生活给我的馈赠,也是天下粮仓河南、特别是粮食大市周口给我的馈赠。”4月24日,刚从《天下良田》新书发布会归来的柳岸说。
4月18日,由作家出版社与河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长篇小说《天下良田》在郑州举行新书发布式暨座谈会。
《天下良田》由周口市文联副主席、周口市作协主席柳岸创作,全书50余万字,历时多年、几易其稿,以豫东平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切口,通过基层干部群像的生动刻画,全景式展现中原农村十年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史诗性变革。
活动现场,来自文学界、出版界及农业领域的40余名嘉宾,共同见证了这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时代之作破土而出。
柳岸原名王相勤。她笔下的周口,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大市,2024年粮食总产量183.70亿斤,比上年增产3.18亿斤,连续7年超过180亿斤,稳居全省第一。在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高区——周口国家农高区里,一场关于农业的更深刻变化正在发生。
《天下良田》的诞生,恰似一场深耕土地的文学实践。作者柳岸当过乡镇长,做了近六年的县农开办主任,亲自操刀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是故事的亲历者、当事人。她将政策实践转化为文学叙事,既呈现亩产提升等物质变革,也刻画农民从土地依赖到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心理嬗变。
“可以说,这部作品就是用纸墨书香守护着粮食安全的精神场景,为新时代山乡巨变留下最生动的注释。”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贾宏宇说,《天下良田》既是文学与农业的深度对话,也是出版业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是以文学之旅书写中原粮仓的时代答卷。
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说,《天下良田》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河南省参与这一计划不仅有了良好开端,还结出了硕果,种下了新的种子,期待河南作家有更多优秀作品涌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更大贡献。
柳岸以《天下良田》为题,以基层干部为主线,将高标准粮田建设与乡村生态变迁交织,既展现了田成方、路成网的现代化图景,更刻画了土地流转当中的坚守与镇痛,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天下良田》是一部扎实的、厚重的、独特的长篇小说,这部书的出版,是河南文学界也是全国文学界的重要收获。”在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刘庆邦看来,作者当了这么多年的乡长、农开办主任,拥有长期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素材,“写现实题材得天独厚、得地独深”。他认为,《天下良田》很好地处理了实和虚、软和硬、主要人物和人物群像、普通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关系,是柳岸非常成功的集大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