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战之下 全球首台AI数控系统在中国诞生

时间: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在特朗普政府向全球发动关税大战之后,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吹嘘关税大战将“工厂带回美国”,并声称“数以百万计的人力在拧小螺丝来制造iPhone,这种事情以后会在美国发生!”

而在卢特尼克劝美国人进厂打螺丝之际,大洋彼岸,中国已经开始向“未来工厂”进发。

2025年4月21日,由国产数控系统龙头企业华中数控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台系统集成AI算力和大模型的智能数控系统。

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的诞生,再次证明西方国家寄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围堵中国高端科技只会是徒劳。

十五年前,美国政府一纸通告,将华中数控列入制裁“黑名单”。当时的华中数控在自主高性能数控领域刚刚崭露头角。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以华中数控为代表的国产数控厂商不仅没有被吓阻,反而走上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智能制造。”

1

国产数控系统突围之路

数控系统究竟为何物,能让美国政府如此忌惮?众所周知,机床素有工业母机之称,是支撑现代制造业的“底座”。在历史上,机床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世界首台手摇机床诞生于1797年,支持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兴工业诸如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部门对零件的要求越来越复杂,普通机床无法胜任高端制造业对零件的精度要求。

于是,数控机床应运而生。数控机床相当于给机床安上了“大脑”,利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以及配有的接口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来驱动机床操控,实现普通机床不能完成的复杂曲面零件加工,且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很大保证。

数控系统相对于机床,就如同Window操作系统对电脑一样重要,控制了数控系统就相当于控制了工业“大脑”。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高端数控系统长期是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的基础核心技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数控机床十分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机床领域几乎由外资品牌所垄断,即便是高价买入,这些外资品牌还会对中国工厂企业提出各种限制。比如全球排名第三的机床企业德玛吉,对出口我国机床加装RMS,一旦挪动机床就会被锁死或某些功能被禁用。

没有技术,只能任人拿捏。这对于一个工业大国而言,无疑是危险的。当然,中国也没有坐以待毙,以华中数控为代表的国产数控厂商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数控系统之路。

华中数控原本为华中科技大学创办的校企。1992年,时任华中大机械学院院长的周济教授带队研发国产数控系统。从一开始,周济教授团队就对标了当时最先进的、支持五轴以上联动的数控系统。对此,有不屑的嘲讽:没学会走,就想跑?

不过,后来历史证明了这一选择的超前眼光。1993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Ⅰ型数控系统在武汉问世,实现了国产高性能数控技术突破,其独创的曲面直接插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华中数控的坚持获得了高度肯定。2009年,中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专项推动,华中数控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结果却成了美国政府的“眼中钉”,一纸公告将其列入制裁“黑名单”。

但美国政府制裁并未阻止华中数控的研发步伐,华中数控在2016年研制出华中8型系列化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中国高档数控行业从0到1的跨越。

据第三方机构对公司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进行测试,全面对标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产品功能,标准型数控系统产品600余项功能对标匹配度达到100%,高档型数控系统产品1900余项功能对标匹配度超过98%。华中8型大幅缩小了国产高端数控系统与国外的差距。

2019年7月,华中数控启动校企混改,引入湖北最大民营企业卓尔集团。卓尔成为大股东后,从资本、市场、投资、生产等方面为华中数控全面赋能。

如今,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在航空航天、汽车、发电装备等制造领域得到了批量应用,带动高档数控系统国产替代。2020年专项行动结束时,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0%左右。

在卓尔大股东的赋能下,华中数控加大研发创新,高档数控系统不断取得突破。2021年推出了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这两年,随着ChatGPT、DeepSeek等AI大模型横空出世,掀起人工智能新浪潮,数控系统也来到人工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应运而生。

2

智能数控系统强在哪里

华中数控此次推出的华中10型数控系统,是世界首台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数控系统,其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数控系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系统创造性地将指令域大数据、数字孪生、融合建模等前沿技术与数控系统深度融合,使机床首次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智能底座和系统集成,使得机床从被动接受指令加工产品到通过深度学习掌握自主加工产品的方法和技能,实现了机床行业从手动到“数控”,再到“智控”的升级。

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近期向媒体亲自做过演示,只见陈吉红对着智能数控系统发出指令:请编写一段程序,用直径10毫米的立铣刀,铣削一个直径30毫米、深度1毫米的圆台外轮廓。

仅用了2秒,AI智能助手就给出指令。陈吉红一键下发指令,智能数控系统“指挥”铣床使出“绣花功夫”,铁臂仿佛匠人之手,精准地操控铣刀在原料上细细雕琢,圆台外轮廓逐渐成型。

智能数控系统的强悍之处就在于此,当数控系统实现了“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能力时,这种"机器觉醒"不仅带来精度与效率的跃升,更重塑着人机协作模式——设计、工艺、维修工程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转向更高价值的创新,带来生产制造能力的全新飞跃。

随着智能数控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等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闭环,一个以数据为血脉、以AI为神经网络和超级大脑的智造新时代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