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扑克手再闯港股,货拉拉能拉动资本信心吗?

4月3日,港交所公告显示,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货拉拉)再次递表申请上市,并更新招股书。
自2021年赴美IPO计划搁浅后,货拉拉曾分别于2023年3月和9月、2024年4月和10月先后四次递表。
最新招股书显示,货拉拉2024年实现营收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9%;年内利润4.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
货拉拉去年业绩实现增长,在招股书中定位“四个全球之最”,按闭环货运GTV计算,货拉拉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为63.1%,全球市场份额为53.4%,成为世界最大物流交易平台。

然而,其估值却缩水了250亿,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货拉拉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断崖式下跌至650亿元。
对于货拉拉的上市,外界一直存在怀疑和不看好的声音。今年货拉拉还算交出了不错的业绩答卷,这次能如愿上市么?
“搬家”只是副业
很多人印象中的货拉拉是“搬家公司”,但在招股书中,货拉拉定位于全球最大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达到了53.4%,而“搬家”只是其中一项副业。
货拉拉的创始人周胜馥,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曾经当过7年的职业德州扑克手,于2013年在香港创办了货拉拉。最初,其目标是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的物流平台,通过手机应用连接商户和司机,解决传统物流行业低效等痛点。
经过市场扩张和业务开拓,货拉拉已经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货运平台服务、多元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这三大业务板块在去年的总收入均实现增长。

2024年,货运平台服务在中国境内外的累计收入为9.5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9.8%。该业务通过撮合商户与司机的货运需求,向司机收取会员费及订单佣金。因此,外界也称货拉拉为“货运版滴滴”。
据悉,平台会为司机提供不同级别的付费会员模式,价格大约在200元到1000元不等。不同会员级别,司机可以获得不同权利,对应的佣金率也有差别,通常是级别越高,抽取的佣金比例越低。
货拉拉盈利的核心逻辑是“向司机端收费”。2024年,其国内货运平台服务收入中,佣金收入4.88亿元,占比59.33%,司机会员费3.30亿元,占40.16%。这种模式也高度依赖司机规模,去年平台平均月活司机达到170万名,同比大幅增长107%。
其次,多元化物流服务在去年收入5.44亿美元,占比34.1%,大众比较熟悉的搬家业务就属于这部分,于2019年推出,当时为了扩展业务,增加收入来源。增值服务收入占比最低,去年在境内收入0.94亿元,主要是涵盖车辆租赁、能源服务等业务。
本质上,货拉拉起家于对传统物流痛点的革新,通过智能匹配算法和实时竞价系统,更快速高效地连接司机和商户,同时让运费价格更加透明化。但货拉拉不是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它作为一个物流交易平台的最大优势就是打造了闭环交易模式。
据介绍,在货拉拉平台可以实现从线下单到智能订单匹配、自动播单再到售后服务的闭环交易。而闭环交易平台通常拥有更高用户黏性和更强大变现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全球线上公路货运GTV中有21%来自闭环交易。
“我们目前是中国唯一,也是全球极少数每年产生超过10亿美元闭环货运GTV的数字货运平台之一。去年,通过我们平台完成的交易中有90%以上是闭环交易。”货拉拉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一数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技术驱动的智能调度系统和轻资产模式(不持有车辆)进一步巩固了货拉拉的业务增长。例如,平台90%的订单通过“就近优先”算法分配,并通过AR试装、风险订单识别等技术提升效率。轻资产模式则使货拉拉无需承担车辆购置、维护费用及车队管理成本。
通过把这一业务模式快速复制到不同地区,目前货拉拉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11个主要市场,超过400个城市,包括中国内地、东南亚、拉美等地区。
为何不被看好?
一家已经年收入近16亿美元,跃升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在港股上市的道路却并不顺利,外界质疑声音不断,甚至不被看好上市,到底存在哪些原因呢?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货拉拉的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下滑至650亿元,估值缩水250亿,跌回到2021年的水平。这表明,业绩增长并没有打消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的怀疑。
司机利益与平台盈利的失衡是货拉拉遭到外界质疑的一大核心矛盾。根据招股书透露的业绩数据,货运平台服务收入占比始终维持51%以上的主导地位,主要收入来源是司机端的抽佣和会员费,其抽佣比例也频遭争议。
据悉,此前非会员司机抽佣率高达15%~18%,三级会员抽佣率虽降至5%,但会员费从每月189元涨至709元。这种“每单抽成+会员包月”的双重收费模式,导致司机实际到手收入下降,甚至仅能覆盖车辆租金和平台费用。
2021年以来,货拉拉被交通运输部门频繁约谈超过十次,要求其降低抽佣比例、保障司机合理报酬、杜绝压价竞争等。
今年三月,吸取“教训”的货拉拉发布《关于推动算法公开透明、向上向善机制的公告》,针对司机投诉的“算法杀熟”现象,承诺“就近派单占90%”,并且还提出加大订单补贴和降抽佣力度,采用自动降抽佣算法,提高司机收入。
货拉拉还表示,会将阶段性成果定期向社会公布。但也有司机反馈认为“让利未触及核心”。
此外,货拉拉多版招股书的关键数据不一致,存在财务透明度问题。例如,2021年经调整净亏损在2023年3月的招股书中为6.31亿美元,9月版本变为6.53亿美元等。这种数据“打架”现象被质疑存在财务核算瑕疵,甚至可能隐藏经营风险。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对VIE架构的合规性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特别是在涉及境外融资用于境内运营的情况下。在数据安全审查趋严的背景下,货拉拉平台掌握的1670万月活商户物流数据、7.79亿订单信息构成潜在监管地雷。
货拉拉此次IPO由高盛、美银证券等顶级投行护航,但目前来看核心矛盾仍未明朗。第五次IPO申请能否成功上市,恐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