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领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DeepSeek尚未解决大模型落地难题 还需“上云”和“下沉”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3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介绍记者采访时表示,DeepSeek降低了大模型使用门槛,但其本身只是语言大模型,尚不足以解决大模型落地的难题。
邬贺铨指出,更多在行业上的应用需要解决视频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的问题。而即便解决了多模态大模型,大模型本身仅仅是一个“助理”的角色,还依赖于人类的提问来进行它的工作。“按我们的希望,人工智能是能代替我们人去完成很多工作。”
“我经常说即便读了很多教游泳的书,如果不下水,还是学不会游泳。”邬贺铨补充称,仅仅有大模型不够的,还需要推进大模型更好的落地,大模型落地就离不开大模型“上云”。
“目前来看,云服务是很多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得到的应用。只要能‘上云’,将来我们就可以使用云上承载的大模式,企业也可以加入自身的数据进行微调。单纯‘上云’也不够,也不需要任何应用全都连到云上、连到网上。”邬贺铨强调,“还得让大模型下沉,比如在生产现场,不需要把所有生产自动化的需求都连到公众的云上,二是下沉到终端,这样才能实现很好的运用。”
邬贺铨还表示,大模型虽然很好、很全面,但对于某个特定任务、特定场景,大模型大而不强。因此,需要有针对特定场景的各种小模型,甚至是小程序,相当于手机上的App。未来在行业上应用,包括消费端的应用,也需要大量的智能体,即专用的小程序。当无数的智能体丰富了以后,相当于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AI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