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全球化第一个“黄金时代”,乌拉圭牛排端上欧洲人餐桌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近期出台的关税政策逆全球化而动,给原本较为顺畅的世界经济交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回溯历史,世界曾经出现数次全球化浪潮,其中,1870年至1914年这段历史时期是全球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世界经济文化在开放与融合中得到蓬勃发展。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率先开启工业革命,并凭借工业革命的成果获得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这样描述伦敦人一战前的生活:“伦敦居民早上可以一边在床上喝早茶,一边用电话订购世界各地的商品。”
通过强大的海军舰队和数量众多的殖民地,英国构建起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将世界各地的商品汇聚到伦敦,同时把英国的工业制品输送到全世界。伦敦居民的早茶就蕴含着全球贸易的成果——茶叶可能来自印度,加入茶中的糖可能来自牙买加。

1914年,英国人的服装融合了国际元素。
在英国之外,其他国家也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19世纪70年代,冷藏货船的发明显著提振了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家的经济。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肉类资源,但此前因为没有办法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鲜”,无法大规模出口。冷藏货船的出现,为这些国家开启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牧场主们得以将大量肉类运往欧洲。牛排等新鲜的肉类丰富了欧洲人的餐桌,也让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家进一步发展经贸,他们通过参与全球化贸易获得大量外汇收入,也推动了国内经济繁荣。
在这一全球化的“黄金时代”,资本出口和金融一体化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和成就。凯恩斯的书中曾这样描述:“他们(伦敦居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打电话遥控)来投资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新企业……或者把他的资产托给另一个洲的人。”
另外一个资本输出和产品出口的生动缩影是美国鲍德温机车厂,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鲍德温机车厂制造出大量性能优良、质量上乘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不仅在美国国内很受欢迎,也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无论是欧洲那些正在大力推进铁路建设的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都购入鲍德温机车厂的发动机。
当时,国际金融市场彼此关联逐渐紧密,资本能够在国家之间较为自由地流动。大量的资本从经济发达的欧洲,尤其是英国,流向世界各地的新兴经济体。英国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设立分支机构,以印度为例,英国的银行不仅为当地的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大量贷款,助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还为印度与英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结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范围的移民潮也出现了。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严格的护照签证制度,人们的迁徙相对较为自由。大量来自欧洲的移民,尤其是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等,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经漫长而艰辛的海上航行奔赴新大陆。
而那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则会环游世界。他们乘坐着先进的蒸汽轮船,沿着既定的航线,穿梭于各地。
移民潮和国际旅游助力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艺术等进行广泛的传播。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全球化。与此同时,美食、服饰等生活方式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逐渐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形成互学互鉴、包容共存的局面。(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