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影响中国哲学发展的老子的思想主张

时间:

老子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清白的,账可以这么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明,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又称老聃),是今天河南省德巴县人,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根据《高士传》记载,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其母望子成龙,请-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天文地理、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随着楚国的逐渐强大,特别是楚庄王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的思想文化也随之兼收并蓄,不仅弘扬了楚人的精神,也吸收了北方的思想文化。一时间诸子百案纷至沓来, 道家、儒家、墨家等学术思想汇集楚国。学术的争鸣,思想的碰撞,私学的兴盛。使楚国成为当时中国南方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纷纷产生,其中在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老子和庄子。由于 老子和庄子都是楚国人,而且都继承和发展了楚国“道"的思想,人们常将 二者合称为“老庄之道”,但老子早于庄子近100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更是将其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上世纪80年代,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在《道德经》产生一千多年后,一位县令张道陵偶尔读到了这本书,他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震撼了,建立了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并用了这本书中最神秘的一个字“道”为之命名,这就是道教,老子也被尊称为道教的始祖,成为无所不能的老君爷——“太上老君”。

老子、孔子属同一时代春秋时期(前770-前453年),老子大孔子20岁。

相传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又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 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孔子认为老子已得自然之道,变化无穷,如真龙一般,其智慧深不可测。孔子和老子的关系。虽然孔子博学多才,但老子也是一位大神级人物,历史上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第4次问道老子时孔子已50岁了。按辈分和年龄来算,孔子是老子的后生辈,因此,老子是师,孔子是徒。

一个是道家学派的天花板,一个是儒家学派的天花板,各领风骚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