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按什么算
职工退休金的计算主要依据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此外还可能包括过渡性养老金。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
基础养老金 = \frac{(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缴费年限 \times 1%
\]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times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个人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其低限为0.6,高限为3。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算公式为:
\[
计发月数 = (人口平均寿命 - 年龄) \times 12
\]
例如,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在1997年2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在2005年3月1日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即“中人”),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
过渡性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金额根据个人在改制前的工作年限和改制时的工资水平等因素确定。
建议
提前规划:职工应提前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了解并确认自己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退休年龄等信息,以确保退休金的计算和领取。
咨询专业人士:对于复杂情况或特殊群体(如无职工档案的灵活就业人员),建议咨询当地人社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最准确的指导和帮助。
关注政策变化: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可能会随政策调整而变化,职工应定期关注相关政策动态,确保自己的养老金计算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