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面的正宗做法(鲜香味美的客家腌面,做法简单)
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就细细的面条而言,虽黄河流域以北的地区为主食,而且大名鼎鼎的面条也是不胜枚举,然,南方有名的面条也是数不胜数,其中就有我们客家人的客家腌面,爽滑筋道,鲜香味美,好看,好吃,吃上一口定能叫你念念不忘。

寻味之旅,总能用奇遇来形容。对于食材的每一分把握与注释,是对品食者最大的尊重。我是天然力美食,专注于生活之中的每一道美味。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食材奥秘与烹饪技巧,让你更能知其所以然。
在客家人居住的区域,客家腌面常作为早餐的一个品种,所以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这种腌面随可见,虽然地方不同,做法也有微微的区别,但是总体的做法都是大同小异,做法不难,学会了可以做为早餐或者宵夜都是一绝。

客家腌面的做法:
【主料】:碱水面300克。
【配料】:肥膘肉150克、蒜子22克、干葱头50克、生姜15克、小葱3根。
【调料】:花生油20克、生抽100克、老抽5克、食用盐3克、蚝油10克、鱼露20克。

【准备工作】:
1、做客家腌面最好用新鲜的碱水面,这种面条吃起来的口感更筋道,也更能突出客家腌面风味,这种面条一般在菜市场就能买到,当然没有碱水面的用其它的面条也可以。

2、做客家腌面会用到猪油,所以我准备了一点肥膘肉来熬猪油。把肥膘肉切成3毫米左右厚度(和1圆硬币的厚度差不多)的薄片备用。

3、还需要准备一些增香料头,蒜子切成片,生姜切片,干葱头切成小块,这三样是用来熬制秘制拌汁用的。干葱头很多地方没卖,可以用洋葱代替。

4、另外还要准备一点增香配色的小葱,把小葱切成葱花。我喜欢买小一些的小葱,我们这里叫米葱,这种小葱香气更好。

【烹饪方法】:
1、热锅加入20克花生油,油热后下入肥膘肉,用中火慢慢把肥肉中的油脂给煎出来,一直要把肥膘肉煎至到外面金黄且酥脆的状态。整个过程我大概用了3分钟。

2、这时肥膘肉的身份已经成功转换成猪油渣了,把猪油渣用漏勺捞出,油留锅内,关火,先让油温降下来,趁着个空档把猪油渣切成小颗粒备用。

3、等锅中的油温降到2成热左右时就开小火,接着把蒜片、姜片和干葱一起倒入锅内,把食材的香味激发出来融入到猪油之中,这样这个猪油才香。

4、这里全程都要用小火,否则食材烧焦了香味都还没出来,那样油不香,不清凉,还会有苦味,整个过程我大概用了7分钟。

5、关火,接着用漏勺把油过滤出来,过滤出来的料渣放一旁还有用,这样一个香喷喷的猪油就出锅了,这个是做客家腌面的关键的一个步骤。

6、接下来就要来熬制一个秘制拌汁,不用洗锅,锅内不加油,开大火后把过滤出来的料渣重新倒入锅内,还要加入100克生抽,5克老抽,搅拌几下。与其说这是秘制拌汁,不如说这是一个复合型的酱油,这个也是客家腌面好吃的一个关键步骤。

7、保持大火,一直把料渣煮软后就可以开始调味,加入3克食用盐,10克蚝油,20克鱼露,搅拌几下就可以关火出锅。

8、用密漏把秘制拌汁过滤一下,过滤出来的料渣也就完成了使命,可以倒掉了,这样一个秘制的拌汁就制作好了。

9、重新起锅,锅中加清水,大火把水烧开,水沸腾后下入碱水面,全程保持大火,等面条浮起来后再煮1分钟就可以捞出。

10、面条捞出来马上放入准备好的凉白开中过冷,一般把面条过冷的做法都是夏天才会这样做,冬天是不会有这个步骤的。面条过冷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更不会相互粘在一起。面条过凉的动作要快,不能太久,面条下冷水后稍微搅拌几下就要捞出,面条在冷水中泡久了会影响其口感。

11、把过凉后的面条捞出沥水,接着就可以开始调味料,加入10克猪油,20克秘制拌汁,1小勺的猪油渣碎,1大勺葱花,然后搅拌均匀,美味即成。如果再配上一碗三及第枸杞汤那就更绝了。

技术总结:
1、猪油是客家腌面的灵魂,如果家里有猪油的,那么熬猪油这个步骤就可以省略,在如果不喜欢猪油的,也可以用熟花生油(熟花生油就是烧热的花生油)。

2、不喜欢猪油的可以改成炸金蒜,就是把肥膘肉换成蒜末,那样出来的又是另外一种香味。

3、面条开水下锅,下锅后不要煮太久,只要断生即可出锅,这样更爽滑筋道口感更好,也不易断。

结语:
外出的游子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这是一种念想,一种寄托,一种乡愁。一碗客家腌面不仅能解思念家乡的忧愁,更能满足味蕾的快感。对于不是客家人来说,把客家腌面作为一天的战斗补充,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真的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