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非法集资案例有哪些

时间:

非法集资案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

案例一:苏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苏某某以云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名义,承诺认购公司股权可获取收益,吸引群众购买公司原始股进行投资,非法吸收资金700余万元,涉及投资人95人。

案例二:覃某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覃某某成立多家公司,以虚假项目进行宣传,诱骗他人投资,非法吸收资金5059万元,涉及投资人近千人。

案例三:某科技公司以研发高新技术为名,承诺“高额回报”,募集大量资金,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公司负责人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案例四:李某等人以投资非洲电力原始股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福建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人李某等人,未经批准,预谋销售非洲Z国首都电力公司的原始股,非法吸收集资参与人资金,涉及金额达3.86亿元。

案例五:某农业科技公司以“云种菜”名义非法集资。该公司开发APP,宣称用户可以通过APP“云种菜”,并获取定期收益,最终公司关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虚假投资项目

案例一:张某等集资诈骗案。张某与刘某策划“熊猫银币”投资项目,通过虚假宣传和承诺高额返利,骗取投资款235.982万元。

互联网金融平台

案例二:某互联网平台以P2P借贷业务为核心,通过虚假项目吸引公众投资,最终平台高管因集资诈骗罪被判刑。

艺术品交易

案例三:赵先生在某艺术品交易中心购买“名人字画”和其他“贵重艺术品”,交易中心承诺合同期满后以折合年收益不低于10%的价格进行回购,但最终无法按合同进行回购,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农业种植

案例五:某农业科技公司开发APP,宣称用户可以通过APP“云种菜”,并获取定期收益,最终公司关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这些案例表明,非法集资手段多样,涉及虚假承诺、虚假项目、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投资者应提高警惕,避免盲目投资,以防范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