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摊销方法有哪些

时间:

摊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成本摊销法:

将某项长期待摊的成本按照其使用年限或预定的期限,平均分配到各年或各期的损益中。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逐步体现效益的支出,如广告费用、开办费等。具体操作时,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摊销期限,如将其按照平均年限进行分摊,即直线法摊销。

收益摊销法:

根据某项支出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摊销。这种方法更多地考虑到支出与收益之间的直接联系。当某项支出带来的收益具有明显相关性时,企业会选择采用收益摊销法。例如,对于研发支出的处理,如果能够明确知道某一研发项目能够带来的收益期限,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预期的收益进行分摊。

简单摊销法:

在每期按相同金额逐期摊销资产或负债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资产或负债,如低值易耗品等。

复杂摊销法:

在每期按不同金额逐期摊销资产或负债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资产或负债,如无形资产等,可以根据其使用量或产量等因素进行摊销。

直线法:

将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均衡地分配于每一会计期间。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年摊销额 = 无形资产取得总额 / 使用年限。这种方法适用于稳定性较强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产量法:

按无形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所提供的产量为基础来计算应摊销额。这种方法适用于无形资产的使用量与产量直接相关的情形。

加速摊销法:

包括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这种方法是在无形资产使用的前期多计摊销,后期少计摊销,摊销额逐年递减。

双倍余额递减法:

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将其原值减去残值后,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200%)递减计算每个会计期间的摊销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期使用率较高的固定资产。

年数总和法:

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将其原值减去残值后,按照一定的年数总和(通常是n(n+1)/2)计算每个会计期间的摊销费用。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法。

一次摊销法:

即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成本全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用量比较大、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分期摊销法:

指将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按其使用期限的长短或价值的大小分月摊入成本、费用的方法。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分月摊销。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转作递延资产分月摊销。

五五摊销法:

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

净值摊销法:

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净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这些摊销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